上海应届留学生落户咨询网_人才引进政策_上海居转户-米田
服务分类 Service
  升学择校辅导咨询

上海高考新规:非沪籍子女高考路径.

发布时间:2024/10/10

         在上海,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24 年 10 月 10 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通知,公布了 2025 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事宜。其中,2025 年上海高考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4 年 10 月 14 日至 18 日。报名时间固然重要,但更多人关心的是报名的条件和细则,尤其是占据上海一半人口的外地户籍考生,在上海参加高考需要哪些条件呢?


❀❀一、外地人也能在上海高考:
外地人能在上海参加高考并非新规,然而,仍有许多人对此存在误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一早打开手机就能得知中东地区的动态,却未必知晓外地人能在上海高考这一重要消息,着实有些讽刺。或许是身边大事太多,又或许是有人故意隐瞒,信息在带来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噪音。现在,让我们从信息的海洋中,捞出这则对有教育需求的家庭至关重要的消息。
根据官方通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在沪报考高考:
其一,考生为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在本市参加中考或父母一方连续持有《上海市居住证》3 年,同时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其二,考生为《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留学人员持证人的同住子女,且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其三,考生为持有效《具有本市户籍留学人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享受优惠政策证明》的留学人员其持外国护照子女,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 2024 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其四,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本市常住户籍,考生本人持《上海市居住证》,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 2024 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其五,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驻沪机构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或 2024 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往届毕业生;
六,考生为在沪定居并持有签发地为上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人,且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其七,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在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站人员,且考生为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其八,考生属在沪台胞,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居民身份,且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
其九,考生为梅山、大屯、鲁矿三地上海后方基地单位职工子女,且纳入市教委锁定名单,须参加本市中考且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
        九条规定看似繁杂,实则总结起来并不复杂。外地考生若想在上海参加高考,需满足一定条件。这些条件中,“在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这一要求高频出现,直观明了;而“人才”二字虽未明确提及,但在诸多条件中也有所体现。

❀❀二、新规中的门道:
        在了解这些政策时,人们可能会对梅山、大屯等地感到疑惑,不清楚它们位于上海哪个区。这里有个冷知识,上海除了我们熟知的地界之外,还有许多飞地,其中工业类型的飞地有鲁矿、梅山钢铁、大屯煤电。虽然这三个地方地处山东和江苏,但高考仍归上海管辖,所以单独拎出来加以区分。
        再来看看针对常规意义上外地人的门槛。居住证达到分值这一条件再次出现。不久前,上海楼市新政中也提到,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 3 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购买住房套数方面享受沪籍居民家庭的购房待遇。由此可见,居住证积分的含金量正在逐步提升。这可以理解为上海对暂时无法取得上海户口的居民释放的善意,也可以看作是在吸引人口的压力下做出的放宽妥协。而且,能满足居住证积分条件的人,也暗合了上海所需人才的要求。这种思路在上海的许多政策中一脉相承,在外地人参加高考的规定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如留学人员、在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站人员子女的相关规定。正所谓“留住后代才是最高级的留人方法”。
        然而,上海关于外地人参加高考的规则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满足居住证积分或其他各类人才子女可以参加高考,但后面还附带了一个条件,即“且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这意味着要求就学的持续性。高考报名只需几天时间,但要报上名可能需要提前几年做好准备。有人可能会想,那我可以提前转学。但高中转学到上海需要接收学校有学位才行,而且实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此处就不展开详述了。对于学生来说,在其他地方所学与上海的教学内容可能不太匹配,就如同郭靖一会儿跟着江南七怪的柯镇恶学,一会儿跟着妙手书生学,难以成才。这就点明了外地人在上海参加高考的最大门道——需要提前布局。

❀❀三、能在上海高考就可以了吗?
        没有上海户口,孩子一样可以在上海参加高考。如此看来,上海户口的诱惑力似乎没那么大了。但若这么想,就如同大学生拿伙食费炒股,先不论聪明与否,至少有些冲动。在上海求学,除了中考、高考那至关重要的时刻,整个过程漫长且每一步的难度都不低。许多家长深有体会,自己的孩子还在懵懂之时,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能双语背古诗了,真可谓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教育的差距在上海表现得极为明显。而有些人可能从一开始就占据了比较有利的位置。很多人只看到了考学,却忽略了入学和升学。如今,学校常被分为不同梯队,上海的“四校八大”无疑是最顶尖的一批。事实上,上海的很多 985、211 高校生源大多来自这些头部学校。据有经验的人说,普通中学的学生最终可能考上一个民办本科。同样是耗费多年的时间和精力,谁不想有个更好的结局呢?有户口的优势在于能从一开始就多一些选择。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户口作为一项重要资源,在教育中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但是,如果你只是想让孩子有个学上,或者明显感觉与上海户口甚至居住证积分无缘,那么也没必要强求。实际上,要不要在上海高考,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外地家庭甚至本地家庭纠结的问题。有的非沪籍家庭把子女送回老家读书,是因为存在不知情的信息差。同时,也有的家庭虽然知道政策,但看得更为通透。近年来,很多家长开始正视现实。教育不是空降,更像是爬山。当暂时无法得到满意的结果时,不妨缓口气,再想办法逐步实现目标。
 
 
您身边的上海落户规划咨询指导师:邓  玲
联系电话:021-80127505
                 18621861432
服务微信:wxdengling

首页 - 关于我们 - 留学生落户咨询 -升学择校咨询 -上海居转户咨询 -人才引进政策 -在线留言
主办:上海米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人才引进落户服务咨询热线:021-60317609  13341793760  咨询微信号:luohuzhanglaoshi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023号大众金融大厦B座1901室    沪ICP备20015614号-1沪公网安备31010502007139